5G东风 车联网将迎来规模化部署
5G车联网是5G商用和两个万亿级产业的重要交集点。伴随着5G的东风,车联网将迎来规模化部署。
日前,工业和部发布《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提出促进“5G+车联网”协同发展。推动将车联网纳入国家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促进LTE-V2X规模部署。建设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丰富应用场景,探索完善商业模式。结合5G商用部署,引导重点地区提前规划,加强跨部门协同,推动5G、LTE-V2X纳入、智能交通建设的重要通信标准和协议。开展5G-V2X标准研制及研发验证。
这是继今年2月11个部门联合印发《智能汽车创新发展战略》后,政策层面再次加码。“5G车联网,是5G商用和智能汽车两个万亿级产业的重要交集点。”高新兴科技集团高级副总裁吴冬升表示,伴随着5G的东风,车联网将迎来规模化部署。
1、2022年中国车联网有望启动规模化商用
车联网是以行驶中的车辆为信息感知对象,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车与X(即车与车、人、路、服务平台)之间的网络连接,以提升车辆整体的智能驾驶水平。
“5G具有高可靠性和低延时特性,V2X是5G的核心落地场景。”北汽产投分析师唐嘉良认为,由LTE—V2X向5G—V2X的演化路径清晰,可复用现有4G和未来5G移动基站和通信网络,预计基于LET—V2X的示范项目与应用将在近两年迎来提速发展,且有望在2022年启动规模化商用。
中国车联网市场在宏观政策、潜在市场、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等有利因素影响下,将保持快速增长。中国汽车市场巨大、保有量不断提升,新车搭载智能网联终端的比例将不断提升,预计2025之前,大部分新车都将联网,同时联网汽车渗透率也将不断提升。
而随着技术和服务的不断发展,用户对车联网功能的付费意愿也将提高。短期车联网市场增长主要依靠新增硬件数量和用户增值消费,2018年将达到486亿元,2021年将过千亿元。同时由于2020年5G技术的推广应用、V2X技术发展、用户增值付费提升等因素,市场迎来爆发式增长,增速超过60%。
在唐嘉良看来,目前车联网的产业链基础已经具备。“芯片和模组方面,大唐、华为、高通、移动等厂商已经推出各自的LET—V2X商用通信芯片或模组;软硬件设备方面,华为、大唐、移动、东软等厂商已经可以提供基于LET—V2X的OBU、RSU硬件设备以及相应的软件协议栈,具备商用基础。
”他进一步指出,在应用端,车企对车联网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步提升,“整车企业的接受度较高,2019年3月福特宣布C—V2X车型2021年量产;2019年4月,上汽集团、一汽集团、北汽集团、比亚迪汽车、江淮新能源、宇通客车等13家车企共同发布C—V2X汽车商用路标,2020年下半年至2021上半年陆续实现C—V2X汽车量产。”
据了解,目前全国已有40多个城市级车联网试点示范,20多个智慧公路车路协同试点示范区,而无锡和天津已经创建了车联网先导区。在吴冬升看来,从试点示范区到先导区,最本质的区别是规模应用,车联网将逐步进入LTE—V2X的规模部署阶段。
2、中国车联网当前仍处早期建设阶段
业内普遍认为,车联网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就是加速自动驾驶时代的到来。“自动驾驶落地日期在不断后延,通用汽车自动驾驶子公司Cruise原计划2019年量产第四代无人驾驶汽车,并在美国部分城市运营,2019年7月宣布推迟部署后仍无时间表。
行业的研发速发在一定程度上依靠烧钱的速度,谷歌旗下自动驾驶公司Waymo年花费约为10亿美金级别。”IDG资本合伙人俞信华表示,随着车辆规模的扩大,车队管理、客户支持和远程协助的团队人员会线性增长,这部分成本会不断增长。
自动驾驶的实现是一场持续投入的马拉松。北汽产投分析师徐超认为,短期内单车智能成本较高,而路端传感和车联网是解决单车成本问题的可能方案。
尽管有5G技术加持,但5G车联网还面临诸多挑战。“5G在移动终端的渗透率还处于起始阶段,还不成熟。”北汽产投投资经理吴超解释称,“2019年下半年各大手机商陆续推出了5G手机产品,但从市场反应来看,叫好不叫座。5G应用在手机尚且如此,对应用成熟度和安全可靠性要求超高的汽车来说,二者的化学反应还未真正开始。”他进一步指出,虽然目前单车智能发展较快,但智能网联还处于早期建设阶段。“单车智能也许有60分,但网联智能可能只有20分。”
“体制层面的问题也是5G车联网发展的掣肘。”徐超表示,在路侧装备和运营领域,国家监控部门多且体系复杂,交通道路侧规则多变,智能交通体制的建立会是一个缓慢过程。
3、商业模式成关键掣肘
更为紧迫的是,每百公里高速5G车联网全面设施基建费用高达数十亿元,基建投资主导方尚不明确。“中小型公司缺乏投资能力,大型公司仍需探索适合的信贷传导机制,商业模式的不确定也难以打动金融机构。”在徐超看来,量产单车智能化水平不一,也为运营商提供标准化的增值服务增加了难度。
“由于市场信息和认知趋同,落地时间较长,创业公司难以独立运营,车企在生产、安全和操控等层面具备强大话语权,但短期内难以盈利。”俞信华表示,投入和投入产出使得结盟研发成为必然,技术公司要绑定车企资源,以集中资源攻坚。
吴冬升建议,商业模式需要政府和产业界共同探索,其中可能存在的路径包括:挖掘和深化信息服务类业务,随着5G时代的到来,车联网能提供的信息服务类型将更加丰富,如车载VR视频通话、VR游戏、AR实景导航和高精地图实时下载等业务;
特定商用场景先行先试,如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自动驾驶、干线物流车编队行驶、末端物流车自动配送、矿卡自动驾驶等;积极探索数据开放和运营,尤其是“数据+管理”“数据+出行”“数据+金融”等。
更多数据来源及分析请参考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车联网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