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还能做大实验吗?有些装置关停,有些全力扑向病毒研究

作者: 日期:2020-04-04 09:33:46

如果将大型实验装置比作科学家的兵器,那现在“火力”明显大减。

它们有些沦陷在新冠肺炎疫情的重灾区,不得不暂时偃旗息鼓;有些则全线扑上病毒研究的主战场,无暇兼顾其他领域的需求;有些分布在相对安全的区域,得以幸免。

大多数科学突破都是漫长求索,在短期内,科学家们可以趁此机会处理已获得的实验数据,或者完成理论演算。不过,若疫情持续挡住科学装置的大门,新发现的进程将不可避免受阻。

光源:集火病毒研究

明亮的大型X射线光源犹如一台“超级X光机”,能拍清楚微观世界的精细结构,在生命科学、化学材料、微电子等领域都肩负重任,平常时候往往也机时难求,此时大多选择集中火力,专攻新冠病毒研究。

“上海光源”就在疫情下特别开通“新型冠状病毒研究专项课题”绿色通道,助力科学家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的蛋白质结构。

上海光源 微博@上海国资发布 图

在欧洲方面,澎湃新闻了解到,位于德国的电子加速同步中心(DESY)

有三名员工被确诊新冠。光源装置目前已经关停,不久后可能会针对新冠病毒相关研究部分开放。位于法国的欧洲同步辐射光源(ESRF)也应政府要求暂停运行,但随时可应新冠病毒研究的需求重启。

中东首个同步辐射光源SESEAM于3年前建成,如今应约旦政府要求全部关停。

美国能源部下属的多个同步辐射光源仍在继续工作,但现阶段优先满足病毒研究的需求。

对于病毒医学领域之外的科学家而言,国际尖端光源的选择所剩不多。位于日本兵库县的大型同步辐射光源SPring-8就是其一。

地下实验室:风雨不动

对于基础物理实验装置而言,决定运行或关停的因素主要有二。一是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一是本地的疫情现状。

致力于中微子和暗物质探测的实验室往往深藏在地下或者山中,所受影响较小。

深藏地下2000米的加拿大SNO实验室目前就仍在收集数据,据《自然》网站报道,远程操作是该实验室一贯的风格,只有极少数科研人员需现场工作。不过,从地面通向地下实验室的电梯因空间狭窄,仍存在健康隐患。

江门中微子地下实验室效果图 新华网 图

同样是地下空间、同样探测中微子和暗物质,格兰萨索国家实验室在阴云密布的意大利仍能保持现有实验进行,只是中止了升级建设。

在日本神冈,超级神冈中微子探测器未受明显影响,2月刚刚闪亮登场的日本神冈引力波探测器也在正常调试过程中。

位于广东的江门中微子地下实验室建设项目已经复工。中国科学家估计,工期会被疫情拖慢3个月,但仍能赶上在2022年开工。

那些暂停的项目

另一些著名科学项目则选择暂避疫情锋芒。

意大利比萨附近的“处女座”引力波探测器(Virgo)原本将现场工作人员缩减到最小规模,仅有10余人,希望能继续捕捉黑洞等大型天体并合制造的“时空涟漪”。但随着进入意大利的交通受限,彻底关停成了唯一的选择。

Virgo的美国同行激光引力波干涉天文台(LIGO)同日宣布关闭实验。它们在这个节骨眼上关停实属无奈。只需再坚持1个月,两大天文台就能完成当期的数据收集目标,进入大型升级改造阶段,直到2022年以翻倍的精度重新亮相。

如今,一切成了未知数。

激光引力波干涉天文台(LIGO) 腾讯太空 图

所幸的是,据《自然》网站报道,在过去的一年间,LIGO和Virgo毕竟合作收集到了海量数据,其中包括56个候选的引力波事件。分析这些现有的数据就需要数月时间——如果科学家们能继续使用超算中心的话。

要知道,超算中心如今也把重心扑向了新冠研究战场。

世界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设备“国家点火装置”(NIF)位于美国加州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近日宣布暂停实验。

欧洲核子中心的王牌、世界最大的粒子对撞机LHC自2018年年底就开始长期“闭关”,进行升级改造,原计划于2021年重启工作。受疫情影响,改造工程被迫中断。

南极科研站可能是目前地球上最安全的实验室。这一批驻站科学家抵达南极的时候,新冠疫情尚未暴发。他们会在极寒之地一直待到南半球的下一个夏天。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