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iRobot 超旗舰,Roomba s9+登场
了解扫地机器人的童鞋,对iRobot这家品牌应该有所耳闻,旗下的Roomba 系列扫地机器人自发布以来的市场反响就相当不错,进入国内市场之后,也继续发光发热。
去年3月份,iRobot 发布了Roomba i7+和Clean Base™,创新性加入自动集尘的技能,很好地解决了需要经常清理尘盒的用户困扰。在今年1月份的国际消费电子产品展览会 ( CES 2020 ) 上,iRobot 推出了后续旗舰产品——Roomba s9+,近期终于登陆国内。
经过仔细体验之后,今天就跟各位聊聊iRobot Roomba s9+,它相较于老款的Roomba 980、i7+等产品有何升级之处?是否担得起旗舰之名?
二、Roomba s9+ 重塑外观,前方后圆易清扫
收到的包装是个正方体的大包装,内部包裹着一个扫地机器人和 Clean Base™ 自动集尘系统。
主机和配件是单独包装,边刷、滤芯、集尘袋都多准备了1套以供备用,比较贴心。
①【iRobot 扫地机器人】:Roomba s9+ 采用了前方后圆的造型。这次的s9+对边角清洁进行了大力优化,形状的改变是其中一部分。很显然直角边更契合边角的形状。之前 iRobot 扫地机器人基本上遵循着正圆的造型,一般方形就只有擦地机器人。
除了形状,硬件上也有大的升级。机器人正方型的前部加装了一个全新的3D传感器,能够以每秒 25 次的速度不断扫描Roomba s9+ 扫地机器人前方相邻区域的环境,在s9+的前方投射一个虚拟的等大的机身,以更好预判障碍,便于深入角落、紧贴着边缘和高效清洁大型区域。
顶部构造如下图所示,前部RCON 传感器负责回充导航,后部视觉传感器负责空间感知,右上角按键面板负责手动控制。
尘盒盖的边缘是LED 灯环,搭配呼吸灯效,可以显示白色、蓝色、红色等加以通知用户设备状态。
例如下图中的白色就是正在充电;蓝色则是进行重点清洁、集尘时会亮起;红色则是故障时的指示灯。
顶部中心是一个圆形尘盒盖,金属拉丝材质。其内放置着一个集尘盒,尘盒旁还设计有触点,便于识别是否关紧了顶盖。
尘盒组件的构造比较紧凑,侧面有可折叠提把,顶部是一个滤网开关,下方则是垃圾仓,出尘口则采用了单向阀,在集尘系统的大吸力下才能打开,平时就不用担心垃圾漏出。
尘盒顶部的有个开关,按下之后,底部的盖子会自动弹开,便于水洗集尘盒。取出尘盒能够看到对应的出尘口和进尘口。
机器人底部的结构如图所示,Roomba S9+ 将边刷升级成30 毫米的26 度 5 爪边刷,并且主刷长度比 iRobot 上一代9系和i7+宽了30%
双效组合宽幅胶刷可以通过侧面的卡扣开启,可以取出进行清洁或者更换。
随着 Roomba s9+ 的加入,算是真正站稳了 iRobot 的新旗舰产品位。在外观设计上一改过去思路,创新性地选用了前方后圆的造型,同时在表面工艺上力求创新,兼具了金属拉丝、螺纹、镜面等多种纹理,质感上凸显了旗舰的定位。在功能性上融合了Roomba 980 和 i7+ 各自的优势,并在环境感知能力和边角清洁能力上实现了软硬件上的显着提升。往细了讲,3D传感器配合Imprint地图赋予了扫地机器人更精准更高效的工作清单,PerfectEdge技术的加入则解决了过去扫地机器人在面对内角、外角、墙边清扫不力的老大难问题。
如果说过去的扫地机器人关注的是有限范围的强力清洁,那么 Roomba s9+ 已经脱离了单一的军备竞赛,转而追求实现更少人力的智能化之路:别人扫不到的,它都能扫。别人扫不干净的,它能换着花样扫。或许这就是旗舰级扫地机器人该有的体验吧。
如果说iRobot Roomba s9+扫地机器人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个人觉得也有两点:首先是扫地机器人的SPOT(重点清洁)只能通过按键实现,手机APP中并未覆盖,建议完善。其次是在噪音控制方面,可以考虑优化静音设计,大吸力往往伴随着大噪音,如果能够低噪高效则更显人性化。iRobot 开拓着扫地机器人的能力边界,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兼具了强劲性能与优异交互的道路,希望未来也能够继续作为同行的榜样,愈行愈远。
本文到此结束,测评不周,敬请海涵。我是Geek研究僧,一枚爱好评测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