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对不可拆卸电池开刀了!但你知道它为啥这么做吗?

作者: 日期:2020-03-04 18:53:53

最近,有关欧盟要求智能手机采用可拆卸电池的新闻应该在业内掀起了不大不小的波澜。说不大,是因为人们可能都习惯了一体化机身、不可拆卸电池的使用套路;说不小,是因为这对于手机厂商来说要面临不小的麻烦,毕竟现在除了老人机之外,在市面上几乎已经找不到任何一款能拆卸电池的手机。相信大家已经看过不少新闻了,欧盟这个想法的初衷就跟统一接口一样,旨在减少电子垃圾、提升电子产品的寿命,但你是否真的知道电池可拆卸的利与弊呢?

回想那个还不算遥远的时代,可能也就倒推10年,准确的说是初代iPhone诞生前后,那时很多手机采用的还都是可拆卸电池,还记得你是怎么用手机的吗?随身带两三块电池丝毫不鲜见,上大学的人们肯定还记得一到天黑宿舍里都是地摊劣质充电器五彩斑斓的跑马灯。跟女朋友聊天到手机没电?不用怕,直接换上一块电池就可以了,没电的那块插到万能充上,天亮了又是一条好汉。因此那时大家也不怎么担心“续航”这码事——就像弹匣一样,打光了reloading就OK。

但是,随着iPhone的诞生,一体化机身、不可拆卸电池似乎在一夜之间就成了很多厂商的标配。浓眉大眼的三星Note系列在经历了大卖的Note3、Note4之后也终于“晚节不保”,推出了不可拆卸电池的Note5,就连曾经的国产手机一哥魅族也走上了“歪路”,做起了不可拆卸电池的产品。

为什么要做不可拆卸电池?这回咱们也不准备高谈阔论、指点江山,就两个原因,一是降低成本、提升电池容量,二是打着增加手机更新换代的频率的小算盘。第一点不难理解,因为可拆卸电池注定要做出可拆卸部分的机械结构,如卡榫、电池仓等等,这在狭小的手机内部势必要占据很大的空间,曾经李楠就表示“可拆卸电池会比不可拆卸的小15%左右容量”,特别是随着电池密度的提高,那一丢丢的体积往往就意味着几百毫安时的容量;另一点,手机制造工艺的提高也掀起来轻薄化的军备竞赛,手机厚度从10mm快速降低到7mm以内,这当然也不会给可拆卸电池什么活路。

因此,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一体化机身与不可拆卸电池几乎成了一种事实上的行业标准,由于电池不能换,那么电量用光之后就只能找充电器或者接上充电宝,江湖俗称“挂尿袋”,还有什么“好男人晚上都回家充电”云云,调侃的就是这类“续航恐惧症”。直到现在,大家都发现屏幕越来越细腻了、性能越来越强了、拍照越来越好看了,但是续航还是有些弱不禁风,电池就是限制手机综合体验提升的最大短板。

也正是因为一体化机身的出现,现在才会出现这么多的后盖工艺,什么玻璃的、陶瓷的、竹子的、碳纤维的、凯夫拉的,从某种程度上说这都是靠着牺牲更换电池的便利性才换来的。大家也不妨问问自己:一面是可更换电池的便利性、机身比较厚重、后盖比较单调,另一面是续航比较一般、纤薄的机身、靓丽的后盖,你会怎么选?

至少对于笔者这样的“实用主义者”来说,肯定会选前者。

那么进入第二点,不知大家注意过一个问题没有,在可拆卸电池时代,手机更新换代的频度往往没现在这么高,因为电池衰减了只要换一块新的就好,而现在的手机要是电池不行了,那就意味着得去官方售后更换原装电池,或者是找小作坊换个所谓“副厂”电池。这一点也恰恰是手机厂商们所看重的:如果大家都只是买新电池、不换新手机,那还怎么赚钱?

把电池做成不可更换的,要么你来售后换新电池,要么直接换新机,这样厂商的利润才能保证。

而且就算只换电池,那么往往也需要到专业的售后部门去,费用不菲,尤其是官方的售后比第三方贵不少,这一块也是重要的利润来源之一。

因此,业内也才有了“计划报废”的说法,指的是一款产品过了保修期或者是达到一定的使用年限,就会自动降低使用体验或者缩短使用寿命,逼着你去换新款产品。你懂的,苹果很热衷于干这事儿,只要你把手头的老款iPhone升级到比较新的iOS版本,差不多就得卡死你.....这就是苹果官方催促你去换新,什么,你不换?那你忍得了卡成狗也行。

再说回欧盟,他们的考虑也是在理的。打个比方,如果你要换一部新手机、丢掉旧手机,那就意味着旧手机成了电子垃圾,回收处理的工序很麻烦,而且八成还得有重金属污染;但你要是用了可拆卸电池手机,那只需要处理废旧电池即可,不用对整个手机大卸八块。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倒是跟环保主义很搭边的,毕竟.....欧洲白左多,人家那可是出了how dare you的地方。

那么,大家是怎么看待手机电池可拆卸or不可拆卸这回事的?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里说说自己的观点。

315权益日即将来临,如果有你消费中遇到什么陷阱,请私信联系我们,我们将揭露这些消费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