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百年老厂复工记

作者:hg 日期:2020-03-01 12:30:21
作为一个百年老厂,位于青岛市市北区登州路56号的青岛啤酒厂自2月10日就已复工复产。
  2月25日,在这个老厂里,运输车辆来来往往,“中欧班列”集装箱车正忙着装卸货物,一派忙碌景象。
  “我们现在主要生产高档酒和出口酒。”青岛啤酒厂厂长助理兼包装部部长黄幸介绍说,目前订单没耽误,生产效率不降反增。
  对于一家大型啤酒生产企业,受疫情影响,复工后工厂如何防疫?人手短缺问题如何解决?啤酒的销路如何打开?针对这一系列难题,记者在青岛啤酒找出了答案。
“大班制”改“小班制”
补充人手
  疫情时期,难道工厂生产就没有遇到困难?当然有。
  黄幸说,工厂包装部共有371名员工,其中49人曾离开青岛,需要居家隔离观察。那么,这个人手不足的问题是怎么解决的?
  原来,结合生产和防疫需求,青岛啤酒厂对生产组织方式进行了调整,启用“小班制”:24小时不停的啤酒生产线,以前采用的是三班倒的“大班制”,每班8个小时,员工在工厂吃饭,逢饭点还需安排替班人员。在防疫特殊时期,工厂将车间排班方式改为四班倒的“小班制”,每班6个小时,不安排替班人员,员工中间无需替班且不在工厂就餐,下班后直接用班车送回家。
  “算下来,‘小班制’每个班上的工作人员减少了四五名。”黄幸告诉记者,这一方面降低了班上人员密集程度,减少了聚集性就餐,符合防疫要求,另一方面也缓解了人员不足带来的压力,保证了生产进度不受疫情影响。
  遇到困难就想方设法解决,类似“小班制”这样的灵活应对在青啤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工厂中还有很多。据青岛啤酒公司副总裁、制造总裁、总酿酒师兼生产技术管理总部部长徐楠介绍,目前,青啤在全国的60多家制造工厂中,除湖北3家外其余均已有序复工复产。
从“生产一线”化身
“销售一线”
  看罢生产,再看销售。对于向来以规模效应取胜的啤酒行业来说,销售可谓“命根子”。当餐饮和超市受疫情影响纷纷闭门歇业,啤酒销售是否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在位于崂山区中韩街道办事处的一个小院里,记者见到了青啤经销商李松,风尘仆仆的他刚从社区送货归来。“我现在加了七八个社区的微信群,多的时候,仅社区群里的订单一天就可以送一二百箱。”李松说,青啤“无接触配送”不收配送费,价格就是市场零售价,只买一箱也会送货,时效性远超网购,距离近的甚至不用半个小时,所以很受客户欢迎。
  疫情期间,青啤摆脱了对传统销售渠道的单一依赖,展开了全员营销开辟出一片新天地。青啤创新营销事业部新特产品销售总监史永刚介绍说,2月22日青啤分销员招募令在官微发出,短短几天就注册了4万多人,青啤微信官方商城销量比平时增了3倍多。
  打开青啤官微,零成本加盟分销员,在朋友圈分享青啤购物链接,就能赚取佣金——这种零成本跨界当店长的全员营销方式,不仅让青啤的员工们充满了别样的创业热情,更多的消费者也通过各种渠道加入进来。“你看我已经拿到了100多元的佣金,我们还有同学加入分销员计划后,几天就拿到了2000多元钱!”从“生产一线”化身“销售一线”,青岛啤酒厂员工袁明超边说边拿出手机,向记者展示了他的“小确幸”,“人人都是小老板,动动手指就能赚钱,何乐而不为!”
  “目前来看,线下消费受限对啤酒销售肯定是有影响,但我们主动快速转型,想方设法,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青岛啤酒公司销售运营管理副总监张帆表示,青啤早就意识到营销体系的创新需求,提前布局线上销售和社区新零售,通过社群将产品和消费者连接起来。正因如此,当疫情来袭,青啤只用两天时间就在全国建起了“无接触配送”平台,很快便覆盖全国28个省级单位324个城市区域。
提前备战
购置95%酒精
  防疫有条不紊,生产有序进行,销售另辟蹊径,疫情之下的青啤,可以说将负面影响降到了最低限度。那么,他们究竟是怎么做到的呢?采访中,大家反复提及的“攀登者追求”,让记者找到了答案。
  所谓“攀登者”,来自疫情发生之初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克兴关于“三种人”的提法:面对逆境通常有三种状态,放弃者、扎营者和攀登者,越是困难时候就越要想尽办法把难题解决了,才是攀登者应有的姿态。
  比如在防疫环节,疫情甫一暴发,青岛啤酒便早谋划、早动手,春节假期就多次召开视频会部署防疫工作,腊月二十八就开始紧急调度和增加口罩、酒精等物资储备,保证了复工复产后的供应。“幸亏动手早,要是等复工了才开始采购,肯定来不及也买不到了!”黄幸感叹说。更值得注意的是,青岛啤酒厂在备足75%酒精的同时,还购入了大量浓度为95%的酒精。对此,黄幸解释说,由于酒精具有挥发性,静置时间长了后浓度会降低,所以啤酒厂在使用75%酒精消毒前会先进行检测,一旦发现酒精浓度不够了,就拿95%的酒精进行再次调配,以保证酒精的消毒效果不打折扣。
  近段时间几乎每天上午,青啤都会通过视频会议远程调度全国分区域疫情防控和市场销售。作为制造体系负责人的徐楠,更是频频去到各个工厂,在一线指挥调度生产。“越是在这种时候,越是要盯紧生产。”徐楠说,“为了应对此次疫情过后可能出现的消费高峰,我们也要在生产方面做好充分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