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丑》获得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乔乔兔》获得今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第一名。
《罗马》
《兰心大剧院》
当地时间9月15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闭幕,观众评选出的“人民选择奖”宣布结果,由斯嘉丽·约翰逊主演的《乔乔兔》《婚姻故事》分别斩获第一、二名,奉俊昊导演的《寄生虫》获第三名。而在不久之前,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也刚刚落幕,DC影片《小丑》意外斩获金狮大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是以展映新片为主,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以竞赛评奖为主,本来关系不大的两个电影节,因为举办时间接近,片源的“全球首映”之争不可避免,令双方处于一种暧昧的竞争关系,私底下的博弈早已展开。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邀请到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前总监多皮尔斯·翰德林担任主竞赛单元的评委,火药味已经很浓了。
这两年,《水形物语》和《罗马》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全球首映,拿下金狮奖之后又在奥斯卡上有所斩获,让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地位明显提升。不过,作为观众投票选出的“人民选择奖”,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也一直被视为“奥斯卡的预演”。到底谁才是奥斯卡最强风向标,新京报通过数据对比来解析。
举办时间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举办时间在每年的9月初,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选在了每年的8月底。所以后者还没有闭幕,前者就已经开幕了。今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9月7日闭幕,多伦多国际电影节9月5日开幕,很多媒体记者以及片方没有等到威尼斯闭幕就奔赴多伦多电影节,多少让水城的闭幕典礼显得有些冷清。两个电影节举办时间上的重叠,无形之中让两家电影节之间开始明争暗斗,各自较劲。
举办历史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创办于1932年,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电影节,也是许多电影大师诞生的摇篮。黑泽明凭借《罗生门》拿下金狮大奖,开始走向世界;塔可夫斯基的长片处女作《伊万的童年》同样擒获金狮大奖,威尼斯挖掘了一位电影诗人……因为各种原因,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中间停办了十多年,今年是第76届。相较威尼斯的悠久历史,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相对年轻一些,才44岁,但也挖掘了很多独立电影人,比如昆汀的处女作《落水狗》就获得了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
评选机制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设立了竞赛单元和非竞赛展映单元,竞赛单元的评选则是设立了评审团,从入围影片中投票选出对应的奖项,最高奖项为最佳影片金狮奖。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不设竞赛单元,以展映新片为主,在1978年第三届的时候,首次设立了“人民选择奖”,由观众投票选出最喜欢的电影,将电影票根放在剧院的盒子里,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在网上进行投票,主办方会根据每次投票的来源,并将其与电影节的购票者信息和数据库进行匹配,在结束晚宴上宣布结果。今年因为很多电影制片人在活动结束后就离开了盛会,多伦多国际电影节首次取消了颁奖典礼,只通过社交媒体和新闻稿宣布了获奖结果。
电影节类别
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通常根据电影节的性质,将其分为A、B、C、D四类,而A、B、C、D类电影节只是电影节类型的划分,并不是级别的划分。
国际A、B、C、D类电影节具体分类方式是:
A类:竞赛型非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但没有具体的主题)
B类:竞赛型专门类电影节。(电影节以竞赛为主,有具体的主题)
C类:非竞赛型电影节。(不以竞赛为主,以电影展映为主)
D类:纪录片与短片电影节。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是欧洲三大电影节之一,属于A类电影节,而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属于非竞赛型电影节,以电影展映交流和电影买卖为主,好多新片都选择在这里做世界首映。
奥斯卡“中奖率”
因为举办时间相近,很多人都将这两大电影节视为奥斯卡的风向标。究竟谁才是奥斯卡的最强风向标?新京报记者整理对比了这41年来,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人民选择奖”、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与奥斯卡最佳影片的重合度,发现“人民选择奖”完全碾轧“金狮奖”,有6部影片与奥斯卡最佳影片重合,分别是1981年《烈火战车》、1999年《美国丽人》、2008年《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10年《国王的演讲》、2013年《为奴十二年》和2018年的《绿皮书》。而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仅有一部2017年的《水形物语》与奥斯卡最佳影片重合。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人民选择奖”是由观众投票选出,影片相对更大众一些;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的“金狮奖”更具有艺术性。而奥斯卡的最佳影片其实与“人民选择奖”的审美更接近一些,《泰坦尼克号》《指环王3》等商业片都拿过奥斯卡最佳影片,更像是“人民选择奖”。并且,奥斯卡最佳影片基本都是英语片,这41部“人民选择奖”获奖影片中,有31部为英语片,而获得“金狮奖”的英语片仅有10部。
全球首映之争
一部重磅电影的全球首映,无疑可以为电影节带来更多的关注,增强其影响力。作为三大国际A类电影节,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一直都要求入围影片是全球首映。但是因为威尼斯的举办时间又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之后,经常被戛纳电影节“截和”,所以失去了很多优秀影片全球首映的机会。不过,最近几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却因为“捡漏儿”,淘到了几部重量级影片,大大提升了电影节的地位。比如戛纳国际电影节因为与流媒体之战而错失的《罗马》,转战到威尼斯后做世界首映,拿下了金狮奖,之后又在奥斯卡拿下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三项大奖。2017年的《水形物语》同样是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做世界首映,擒完金狮奖之后,又在第二年的奥斯卡上摘得最佳影片。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初主要是作为一个展映平台,对于全球首映并不看重。不过随着这些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影响力的提升,也加入到“全球首映”和“北美首映”的夺战中。2014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宣布实行新的首映政策——所有在电影节前四天放映的电影都必须是全球首映或北美首映。但在与威尼斯争夺“全球首映”时,多伦多还是处于劣势,毕竟前者有竞赛单元。今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全景展映单元和特别展映单元上,有9部入围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包括娄烨的《兰心大剧院》以及刚刚拿下金狮奖的《小丑》。这说明,面对好片,多伦多国际电影节还是可以妥协的,全球首映不行,北美首映也可以。目前,在多伦多国际电影节展映的影片90%都是北美首映。(撰文/新京报记者 滕朝)